專家在身邊丨14歲就中度抑郁!問題竟出在父母身上
都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,父母為孩子創造有愛和諧的成長環境,可以幫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,擁有對抗困難和挑戰的不竭勇氣。
但是,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,可能成為一種束縛,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。
01
內向、敏感、孤僻
14歲就被確診為中度抑郁
14歲的小A(化名)出落得亭亭玉立,惹人喜愛。不過,在同學們眼里,她內向、敏感,甚至有些孤僻,總是獨來獨往。
父母從小對她管教嚴格,限制社交,她沒有一個知心朋友。每天去到哪里、做了哪些事情、來往的朋友,父母都要事無巨細地知曉。
上小學時,邀請同學來家里玩,或要去同學家參加聚會等等,父母會仔細打聽對方的家庭情況,讓小A很是尷尬,從此再也不愿主動邀請同學。久而久之,同學們也都疏遠了她。
“外面的世界很復雜,防人之心不可無?!备改缚偸沁@樣教育她。本意是希望她好好學習,人際關系方面,則是越簡單越好。父母的過度保護,讓她隨時對他人保持著警惕心。但另一面,她又渴望跟他人交流,收獲真誠的友誼,甚至有了社交恐懼。
上了初中后,人際交往上的挫敗,加上學業壓力增大,讓小A越來越失去信心,整日郁郁寡歡,成績明顯下滑,厭學,甚至有自傷的行為。
一次學校做心理測驗,提示小A可能存在抑郁傾向。最終在父母的陪同下,小A來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。經過相關評估,小A被診斷為抑郁癥,已經是中度。
02
青少年抑郁很常見
大約70%跟人際關系有關
“青少年抑郁很常見,大約70%跟人際關系有關?!笔衅哚t院精神大科主任湯劍平表示。
分析成因,青春期的孩子對人際交往需求增加,正常的交友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,很容易有挫敗感。
另外也與家庭養育有關。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,向孩子過度傳遞外部社會危險性的信息,客觀上限制孩子跟社會生活環境的接觸,會限制孩子發展出應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和機會,導致社交技能薄弱。
針對小A的情況,湯劍平建議進行藥物、心理、物理等綜合治療促進康復,同時父母也要進行家庭治療,改變認知。
考慮到小A的抑郁癥已經達到中度,經過深思熟慮,父母決定讓女兒先休學再復讀,一方面不耽誤學業,另一方面,換個新環境重新開始,對于融入新集體也有幫助。
經過大半年的調整,小A抑郁好轉,重返校園。
03
請勿忽視!
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人際交往
如今,人際關系的適應已經成為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為什么現在很多青少年人際關系處理不好?很多人甚至上了大學,進入集體活動后才發現各種不適應。
對此,湯劍平解釋,現代社會獨生子女多,導致同齡人人際交往的機會減少了;排除個性因素,國內許多家庭過分重視學習,不太重視孩子的人際交往、情緒管理。
另外,互聯網的發展,電子產品隨手可及,很多年輕人因此沉迷網絡,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,他們在網絡中可能是“社?!?,在現實中卻可能是“社恐”,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。
湯劍平 主任醫師
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二科主任,兼職教授。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分會委員、浙江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、浙江省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委員、浙江省康復醫學會精神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浙江省醫學會及杭州市醫學會醫學鑒定專家、杭州市精神康復診療中心副主任,曾獲得浙江省精神科醫師協會優秀精神科醫師獎。
擅長焦慮障礙、抑郁發作、雙相障礙及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診斷與治療,尤其擅于應用心理、藥物等綜合方法促進各種精神障礙的全面康復,同時可開展青少年情緒問題、人際關系問題的心理咨詢。
門診時間(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)
周一上午、周二下午、周四上午、周六上午
朗讀